|
《中國能源報》報道祥睿能源課題成果:推廣采暖計費正當時 |
時間:2022年08月05日 瀏覽:1348次 |
8月1日,《中國能源報》以《推廣采暖計量收費正當時》為題刊登了由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山西復興能源研究院院長王正通和副院長史建平撰寫的課題成果。以能源革命的視角聚焦采暖計量收費方案,正是“雙碳”落地綠色生活實踐的具體方向。
文章認為冬季采暖是國家、政府、企業和全社會的民生工程,涉及面廣、能耗大、所需資金大,每年由采暖引起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巨大,用熱企事業單位和居民采暖費用開支很大。進一步加快推進采暖計量收費改革將會充分調動全社會、全民實現科學合理用能、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從而節約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空氣污染,節約采暖費用支出,有利于早日實現“雙碳”目標。
祥睿能源認為采暖計量收費是一個社會化系統工程,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惠民工程。當前,一些地區已經開始試點計量收費模式,但尚缺乏統一規范的模式。特別是涉及到供暖企業及相關單位、數字化管理技術等方面思想觀念、技術開發等習慣性影響,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雙碳”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全民普惠的系統工程,最終落實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進一步實現,供暖計量改革正是與建筑節能、生活理念緊密相關的低零碳生活方式需求。
原文如下:
推廣采暖計量收費正當時
01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雙碳”目標是我國給全世界的承諾,更是全社會、全國人民的重要任務。為保證按時、高標準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都應該積極獻計獻策,并付諸實踐。山西作為能源大省,能耗大省,我們必須為此倍加努力、做出貢獻。
我國北方冬季采暖耗能特別巨大,但目前基本上還是沿用傳統的按照采暖面積(個別地方試點實施計量收費)標準收費,收費模式落后,非常不科學,多年來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費和資金浪費,加劇了空氣污染,增加了不必要的碳排放。而快速推進并實施采暖計量收費改革將會充分調動全社會、企事業各單位及人民大眾科學合理用能、全民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同時為“雙碳”目標的實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據相關部門專家估計,北方地區熱計量改革一旦推廣實施,可節約25%-30%的能源消耗。其中山西每年可節約標煤800萬噸-900萬噸,按照500元/噸的采暖價格計算,采暖用戶可因此節約費用40億元-45億元,減少2000萬噸-2500萬噸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太原地區每年可節約標煤120萬噸-150萬噸,節約費用6億元-7億元,減少300萬噸-350萬噸二氧化碳氣體排放。
全國各地區的試點經驗表明,只要操作得當,按熱量計費后,可節約20%-30%的能源,費用也可降至原來的70%左右,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非常明顯。當前,一些公共建筑和辦公樓,每晚甚至節假日的暖氣照常打開,是對能源的極大浪費,而對這些建筑實施供熱計量收費,不僅操作相對簡單,節能效果也更加明顯。
計量收費既科學又合理,是大趨勢,完全符合當前節能降碳的要求。水、電、氣(天然氣)一直按照計量、網路收費,而“暖、熱、冷”雖然有易損耗、易擴散等特點,但不能繼續采用粗放的按照面積收費體系,要逐漸由計量收費替代。政府有關部門、建筑設計院、科研院校及企業事單位等、必須花大力氣進行研究,進行采暖計量改革,逐漸廢除按照建筑面積收費的模式。
02 計量收費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按照建筑面積收取采暖費的模式既不科學,也不合理。過去幾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但采暖計量管理比較粗放、技術不成熟,社會對能耗、污染、碳排放等指標的關注度少,因此,只能是采用傳統按照建筑面積的方法進行收費。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推進采暖計量收費工作,下發了不少文件,有關部門出臺了計量收費標準,山西省乃至全國都有一些試點,但由于種種原因,部分試點效果不理想,有的試點推進速度很慢。
其次,對于公共建筑、辦公樓,以及只是白天生產的工礦企業、生產車間,實施計量收費后將會充分調動這些單位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科學調節供暖系統,為社會節能減排貢獻力量,為企業減少供暖費支出。對居民來說,實施計量收費后,白天家里沒人時就可以關小或關上供暖閥門,晚上到家再開大或打開供暖閥門,或者有的房間可以開大閥門,有的房間可以關小閥門,根據自己的舒適度需求進行合理調節。這樣不但可以節約能源,也能減輕暖氣費的負擔。
再次,采暖計量收費雖有國家相關部門的推廣支持,但要轉變百姓觀念仍較困難。更為關鍵的的是,在現行的供熱費由規定的模式下按流量收費對供熱公司不利,所以實施起來動力不足。實際上,按面積收費,用戶的用熱浪費現象是很嚴重的,熱力公司不僅要滿足用戶的合理使用要求,還要承擔浪費和超標部分的熱量消耗,提高了熱力公司的供熱成本。實施熱計量收費后,用戶自覺合理用熱,避免浪費,可減少熱力公司的熱損失,提高供熱效率,從而降低供熱成本。供熱成本的降低意味著燃料消耗的降低,也就是節約了能源,熱力公司經濟效益也會得到提高。
最后,供熱企業阻力大,政府推行力度不足。部分供熱企業管理者以及一些專業人員甚至專家學者,從局部利益、團體利益出發,經常提出一些具體困難及具體問題,按照傳統思維模式考慮問題,使得采暖計量改革停滯不前。
改革非易事,因此更需要有勇氣,需要克服重重困難,解決重重問題。采暖計量收費改革利遠大于弊,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是大勢所趨,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積極推動。
03 探尋合理商業模式
一是要政策引領。政府是供熱計量改革的倡導者和引領者,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及早組織有關專家、學者,認真研究,總結經驗,制定客觀、科學、符合實際的行動方案和具體措施,以文件形式下發實施,并加強全過程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并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為采暖計量改革保駕護航。
二是加快試點推進。在山西省選擇一些條件比較好的建筑區域進行試點,第一年可以選擇5%-10%的供暖戶進行試點,之后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年遞增,穩妥前行,直至全面實施計量收費。
三是推動重點突破。將公共建筑和一些辦公樓,以及只是白天生產的工礦企業、生產車間作為重點推進計量收費改革的突破口,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逐漸全面推廣。
經過3年-5年的試行推廣,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快速推進,力爭在“十五五”末全面實現計量收費改革目標。
實行采暖計量收費,離不開合理的商業模式。對此,建議采用以下幾種模式:
一是政府投資。每年確定供熱計量收費改革試點后,由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進行供暖計量系統工程投資建設改造,通過社會公開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或由熱力公司實施),之后交由熱力公司運營,供熱季節結束后,進行科學合理計算,得出安裝計量系統前后的節能數據和收益。前3年,熱力公司和采暖單位或用戶簽訂節能收益分配協議,節能收益共享,政府監督執行。
二是利用社會資本進行計量系統投資。政府確定試點后,由社會資本投資建設供暖計量系統工程,并由熱力公司運營、政府(或政府委托熱力公司)進行監管,工程施工結束經驗收合格后投入運行,熱力公司對安裝計量系統前后的數據進行科學合理比較計算,節能收益由投資方和安裝計量的采暖單位按事先協商的比例進行分成。
三是政府投資收費網路計量集中抄表平臺,采暖用戶購買計量表計,熱力公司實施運營,按照政府定價,并按供熱量收費(可以按照兩部制模式,其中基礎熱費30%左右,其余按表計收費)
04 多方合理推進改革
要實現采暖計量收費改革,除了政策引領外,技術保障同樣不可或缺。近年來,供暖計量表計和集中抄表網路平臺等有關技術逐漸成熟,有關科研機構和企業廠商應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開發適應不同場景的安全、可靠、準確、經濟的供暖計量表計和系統平臺,為供暖計量改革提供先進、可靠的技術保障。
同時,供熱企業要積極推進。供熱企業是改革的主力軍,應認真領會政府的文件精神,制定實施具體方案并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同時,及早做好計量系統后臺建設和計量收費前期準備等管理工作,將計量系統的運營維護納入正常軌道,為采暖用戶提供人性化供熱服務,確實保障系統安全可靠長期運行。
此外,要吸引民營企業參與,借助社會資本推動,鼓勵民營企業參與供熱計量系統建設和供熱計量改造,并納入政府供熱改革體系,引進社會資本大力推動供熱計量改革。
百姓是供暖計量改革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通過計量改革,可以充分調動人民大眾減排節能的積極性,減少供熱浪費,降低供熱支出,提高對供熱公司服務的滿意度。
此外,相關部門要出臺并完善建筑采暖設計新規,將采暖計量有關技術要求寫入建筑標準設計規范。
總之,在節能降碳的大背景下,供暖計量改革的春天已經到來。在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在各有關企業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下,在全社會人民大眾的關注下,有序推進供暖計量改革正當時。
-END- 編輯/視覺:睿小卉 校對:黃婧 審核:碧峰
|
上一篇 | 返回目錄 |
下一篇 |
版權所有: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 m.kumacn.com
地址:山西綜改示范區太原學府園區長治路230號能源互聯網大廈5層512室
ICP備案:晉ICP備19004433號-1號 晉公網安備14019202000540號